鹿港龍山寺
資訊
縣市: |
彰化縣 |
類別: |
建築 |
行程日期或期程: |
全年 |
行程地址: |
彰化縣鹿港鎮龍山里金門巷81號 |
行程屬性: |
◆節慶活動 起始年代:源於明末清初 ◆歷史建築 起始年代:創建於明末清初,遷建年代為清乾隆51年(1786年) ◆文化資產 主管機關:文化部 公告文號:72臺內民字第202452號 公告日期: 72/12/28 ◆宗教聖地
|
簡介
鹿港龍山寺
鹿港龍山寺創建於明末清初,清乾隆51年(1786)武官陳邦光倡議,將龍山寺遷建於今日現址,士紳林振嵩、許樂三主持遷建工程。鹿港龍山寺寬三十四公尺餘,進深一五七公尺餘,佔地一千六百餘坪,為三進二院的建築格局,由前至後分別為山門、五門殿(含戲台)、正殿(含拜殿)、後殿。
前殿因為開有五扇門,故稱為「五門殿」。五門殿前有一座「御路」,御路為寺廟神聖空間的象徵,在民間信仰中,一般認為寺廟中的御路,為神明(轎)進出的通道,禁止民眾由此處進入寺廟,而需從兩旁的台階拾級而上。五門殿的御路寬闊,御路為平整的花岡石所舖設,無繁複的龍鳳花鳥圖案雕刻,更襯托出五門殿的宏偉莊嚴。
正殿與後殿之間的後埕有三口井,中間為方井,兩旁則是圓井,此三口井象徵龍喉與龍眼。早年,這三口井是龍山寺日常用水來源,目前井裡雖然還有水,但已不再供取用。
龍山寺自古至今雖歷經數次重修,但建築仍保存道光11年(1831)重修時的風格,仍不失傳統格局的建築格局與雕刻、彩繪藝術,被喻為台灣民間藝術的殿堂。
龍山寺正殿主祀佛教觀音菩薩,配祀韋馱、伽藍尊者為二大護法。正殿中供奉銅鑄觀音佛像一尊,稱為「七寶銅觀音」。此尊銅觀音像高約四十二公分,寬二十三公分,銅觀音頂戴七寶五佛冠,雙眼微閤,雙手置於前作禪定印,隻足結跏趺坐,為唐式造型,是典型明末時期的觀音像,此尊銅觀音像亦是鹿港龍山寺的鎮寺之寶。
龍山寺內有許多歷史文物,包括道光11年(1831)鹿港理番海防同知王蘭佩所撰「重修鹿港龍山寺記」,記述道光9年至11年重修的史料,此碑由花崗石鐫刻而成。另外有道光11年「泉廈郊商船戶捐題緣金」碑、道光27年(1847)「觀音菩薩壽費碑」。
龍山寺自乾隆五十一年(一七八六)遷建以來,寺內最古老的匾額為道光十年(一八三○)由嘉義知縣張縉雲所敬獻的「法雨如來」匾。
另外龍邊的廂廊,有一口古鐘,為咸豐八年(一八五八)龍山寺重修完成後,鹿港八郊商行於咸豐九年(一八五九)請梁如金到浙江寧波勝興商號鑄造此鐘,鐘高一百四十餘公分(不含鐘耳),直徑一百公分,聲聞數里,故有「龍山曉鐘」之美譽。
龍山寺的祭典活動計有農曆正月15日元宵節躦燈腳、農曆2月8日釋迦牟尼出家日、農曆2月15日釋迦牟尼涅槃日、農曆2月19日觀音菩薩誕辰日、農曆2月21日普賢菩薩誕辰日、農曆2月24日龍王誕辰日、農曆4月4日文殊菩薩誕辰日、農曆4月8日浴佛節、農曆6月19日觀音菩薩成道日、農曆7月12日中元普度盂蘭盆節、農曆7月30日地藏菩薩誕辰日、農曆9月19日觀音菩薩出家紀念日、農曆9月30日藥師佛誕辰日、農曆11月17日阿彌陀佛誕辰日以及農曆12月8日釋迦牟尼誕辰日。how long can you wait to have an abortion
pregnancy how can you do abortion
本景點圖文內容係由各直轄市、縣市政府提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