艋舺清水巖祖師廟
資訊
縣市: |
臺北市 |
類別: |
建築 |
行程日期或期程: |
全年 |
行程地址: |
台北市萬華區康定路81號 |
行程屬性: |
◆文化資產 主管機關:臺北市政府 公告文號:74臺內民字第338093號 公告日期:1985/08/19
|
簡介
艋舺清水巖祖師廟
清水巖位於康定路與長沙路街交叉口,主祀「清水祖師」,故有人稱為清水巖或清水岩,也有人稱它為祖師廟。
清水祖師,臺灣民間習慣稱祂祖師公、烏(黑)面祖師、蓬萊祖師、落鼻祖師等等稱呼不一。清水祖師為北宋人,生於福建省,俗家名傳說不一,有陳昭、陳應、陳昭應。自幼習佛悟道,曾在蓬萊山的山巖構築一間小精舍修行,由於巖洞內之的水清澈冷冽,精舍被稱為清水巖(岩),此為「清水祖師」名稱的由來。相傳清水祖師在清水巖內修行時,有鬼怪用大火將祖師燻得「面目全黑」,而祖師卻是毫髮未傷,「烏(黑)面祖師」由此而來。而「落鼻祖師」之稱,是因為傳說每當祖師廟附近有災難將要發生時,祖師的鼻子就會自動脫落下來,以警示居民與信眾。
於清水巖的龍、虎二堵牆壁可見磚雕圖騰,正門對聯書:「為清水,為蓬萊,此地並分法界;是金身,是鐵面,入門便見真容。」皆為1817年的重修藝術作品。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古匾方面,有光緒皇帝御賜「功資拯濟」匾額一面。
本景點圖文內容係由各直轄市、縣市政府提供